全国首批试点

春暖花开话地名

  • 发布日期:2019-10-28 17:29
  • 来源: 富平县地方志微信公众号
  • 作者:赵向武
  • 字体大小:
  • 打印:

四季轮回,时节如流。经过一冬的酝酿,远山苏醒、河水解冻、野草泛青,北方迎来了草长莺飞、花红柳绿的春日胜景。这些万千植物、乔灌花卉开启了春天的序幕,渲染了五彩斑斓、活力迸发的春光。

 

微信图片_20191030153514.jpg

富平的山川地形、行政区划、自然村堡,以花草树木为地名的现象俯拾皆是。植物演化为地名,地名也因植物有了生长的活力、温暖的颜色和氤氲的乡愁,反映出远古先民对生于斯、长于斯的热爱、对家园的亲昵呼唤,体现了植物与时令节气、气候变化、人类生活、社会风俗和文化传承的密切关系。

富平历史悠久,从境内已发现的盘龙湾、灰坡岭、湾里堡等十余处新石器时期古遗址以及古籍文献记载,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狩猎生产、繁衍生息。东周秦厉共公二十一年(前456)在频山之阳设置频阳县(今美原镇古城村),为富平县境置县之始。秦统一全国后,以频阳属内史。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)为军民一体、农耕戍边,于北地郡置富平县(今宁夏吴忠市)。永初五年(111),因官绅豪夺压迫、羌人反抗起义,边塞狼烟四起,民不聊生,富平两次迁徙关中,先后寄理于池阳(今泾阳县西北)与冯翊(今西安市高陵区);汉灵帝中平十五年(185),因朝政衰败、群雄割据、边塞骚乱不断,回迁途中的富平仅走到彭原界(今甘肃庆阳市)就停了下来,在此逗留了92年之久;西晋咸宁三年(277),富平县第三次内迁,自彭原界迁怀德县故城(今陕西富平县怀阳城),与频阳县并存。约一千年后,元世祖至元元年(1264),美原县(原频阳县)与富平县合二为一,此后,富平县境内再无两县并存的情况。

微信图片_20191030153505.jpg

 

富平之名在宁夏吴忠时,取“边塞要地,阻山带水,沃野千里,水草丰美”之意;富平县治迁陕西怀德县故城后,其取“富庶太平”美好愿望之意。富平释义的变化,体现出政治环境、生态环境、经济环境、军事环境的变化,反映了人民群众对“物产富饶、生活幸福、社会和谐”的“富平梦”的向往追求。

富平温泉河穿过县城北部流淌千年,因河滩盛产芦苇,又名苇子河。昔时温泉河流水潺潺,杨柳依依,芦苇葳蕤,鱼肥蟹横,一派鸟语花香、物华丰美的景象。清代富平县令乔履信赞曰“乱插桃花红点点,倒垂杨柳碧融融”。邑人惠之介《游温泉》诗云:“湛湛温波远,依流趣不稀。秋风芦荻里,白鹭下还飞”。《诗经》有名篇《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蒹葭,即芦苇,早在2500年前,芦苇就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,其是水生态环境的先遣植物,亦是搭建屋舍遮风挡雨的材料,难怪古人如此喜爱。富平从南到北、由西及东,山坳深谷、河泽之间,皆有丛丛芦苇的身影。薛镇赵老峪亦有苇子沟、苇子窑等地名。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。杏,广泛分布于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,深得文人墨客钟情赞咏,让杏花成为神州大地春光的标志风物。全国各地以杏花命名的地方不胜枚举,在富平就有多处,如薛镇杏花村、庄里镇杏花沟、杏子沟村等。金瓮山前的曹村镇,背风向阳,土地肥沃,所产杏果色泽金黄、味甜汁多,堪为果中珍品。据传,汉武帝时曾设曹官管理此地杏事,曹杏贵为贡品,这里遂称为曹村了。又据县志记载,富平县城南石川河畔曾杏林叠嶂,连绵不绝,每当早春时节杏花绽放,登高远眺缤纷灿烂,蔚为壮观,“杏林晴眺”成为“富平八景”之一。 

一种树,一片绿;一个村名,一方风情。以乡村树种作为地名在各地最为常见。乡土树种经过人民群众经年累月的栽培选育,适应了当地的水土、气候、环境,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抗逆性,为生态环境、经济发展、社会环境和人类居住繁衍提供了庇护。“绿树村边合,青山廓外斜”,这“绿树”多为乡土树种,说明古人在很早前就认识到:有绿树的地方,才是好村庄;有绿化的地方,才是好家园。这与新时代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一脉相承的。富平的乡土树种主要有泡桐、国槐、杨、柳、皂角、侧柏、苦楝、桑树以及柿树、苹果、花椒、桃树、梨、枣等。这些树木逐渐成为乡村的地标、演化为地名,甚至有了灵性,成为群众生产生活与生命中的一部分,也成为地名文化、社会风俗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见证。如以桐树为地名的有薛镇桐树沟村、庄里镇桐树壕、东华街道桐树沟村等;以槐为地名的有到贤镇槐园、流曲镇槐园村、曹村镇西槐园、老庙镇槐树桥;以柳为地名的有老庙镇柳树底、曹村镇柳沟、柳川村、柳树坪;以皂角为地名有东华街道皂角村、到贤镇皂角树窑。又有竹园、桑园、红果园,禾原村、果坊村、金粟村,以及白杨南窑、白杨北窑和上柏树窑、下柏树窑等地名。东北边陲重镇--老庙镇还有兰山、兰山村、兰山坡等地名,据明代《富平县志》土物记:“兰山,以有兰花故名。今则人不识兰花状”。说明历史上富平曾经气候温润、降雨充沛,北部山区植被葱郁、林草茂盛、生态宜人。

“花香与鸟语,总是故乡愁。”这是明代诗人练国士《驻节频阳》的感怀。春天来了,万木竞秀,让我们在一草一木、一地一名中,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感受家乡在新时代中的发展脉动。(富平县地方志   作者  赵向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