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首批试点

富平剪纸:传统艺术在传承中绽放光彩

  • 发布日期:2019-09-10 18:57
  • 来源:渭南日报
  • 作者:管理员
  • 字体大小:
  • 打印:

189845fa21bc97b7846a907934dabe46.jpeg!w400_h300.jpeg

春日的乡间,麦田绿油油一片,一派生机盎然。阳光晴好的午后,推开富平县薛镇瓦李村王秀芳家那扇虚掩着的黑色古朴大门,欢声笑语便涌入耳窝。

王秀芳手里拿着剪刀边剪边解说,乡亲们也听得仔细、学得认真,红色纸花在女人们手中慢慢绽放,一会儿就幻化出花鸟虫鱼兽无数可爱形象。清风徐来,红色的花鸟虫鱼便随风跃动,惹得众人欢笑,喜庆祥和的氛围渲染了满院春光,王秀芳的心里仿佛也开出了花儿。

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平剪纸艺术市级传承人,王秀芳上小学时,就迷恋上剪纸。“那时候我七八岁,看村里人剪纸觉得很稀奇,想自己试试,但是别人不给我样子,害怕我把样子弄坏,我跑回去给我婆哭着要去了,我婆也会剪,就给我教。从那时候起,我就开始学了,看见啥都剪。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了,自己剪个花花玩,就把不高兴忘了。”王秀芳笑着说。

在众多的民间艺术中,剪纸大概是最为朴素的艺术形式了,一把剪刀一张纸,通过艺人们的心理体验,将原有的事物形象提炼为几何造型、符号造型,将自己的人生体验、情感诉求融入其中,诉说喜怒哀乐,把自家的日子剪出芬芳。

同王秀芳一样,在众多剪纸艺人的世界里,剪纸已成为单调生活里可以百般回味的活泼情趣,是困顿贫乏的背景中一抹明快耀眼的亮色。关于剪纸艺术的渊源,流传着两种不同的说法。

一种说法认为剪纸源于西周时期“剪桐封侯”的故事。据《史记·晋世家》记载,西周初年,周武王姬发驾崩后,唐国发生叛乱。太子姬诵年幼,在周公旦的扶助下做了国君,史称周成王。有一天,姬诵和弟弟叔虞一起在宫中玩耍。姬诵随手捡起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桐叶,把它剪成玉圭形,送给了叔虞,并且对他说:“这个玉圭是我送给你的,我要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。”史官们听后,把这件事件告诉了周公。周公见到姬诵,问道:“你要分封叔虞吗?”姬诵说:“怎么会呢?那是我跟弟弟说着玩的。”周公却认真地说:“天子无戏言啊!”后来,姬诵只得选择吉日,把叔虞正式封为唐国的诸侯,史称唐叔虞。虽然“剪桐封侯”事件不能完全定义为剪纸艺术,但还是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了剪纸艺术的特征。

另一种说法流传较广,认为其起源于西汉时期,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氏早年去世,汉武帝非常悲伤,就命道士作法替李氏还魂,道士就用麻纸剪出李氏的外形,在烛光的照射下,将影像投到白布上,就好像李氏又回到了汉武帝的身边。巧合的是,这个故事同时也作为皮影的艺术渊源在民间广为流传。说到这里,人们会忍不住提问,剪纸和皮影两种艺术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?

“其实,皮影本身就是剪纸的姊妹艺术,基本形式与剪纸相类似。只不过,加工对象不同,表现形式不同。就皮影而言,它所刻画的人物、动物、器皿、建筑等形象都是以平面化的图形来表现的,力求将表现对象全方位地展现出来,这种视觉与心灵的相互关照正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。剪纸由于仅仅是静态的呈现,在图形的处理上就不大受现实因素的制约,体现出随心所欲的艺术倾向。”渭南市剪纸协会秘书长、民俗专家雷志成说。

剪纸发展至今,已经形成了各种流派。而富平剪纸则是陕西剪纸艺术的重要代表,以其构图豪迈、错落有致,整体感强,气势饱满为主要特征,显示出当地人奔放张扬的个性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。这个开在剪刀上的民间艺术之花,于2010年入选渭南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从门神驱邪到窗花迎祥,从兽皮树叶到烟熏草纸再到金箔名宣,直到走进殿堂走向世界,不论是材质的变迁还是题材的拓展,可以确定的是,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千年的时空中,不知温暖了多少寒屋柴门里的沉沉寒夜,更不知为多少华屋高堂点缀过辉煌。

在机器时代的今天,手工剪纸的没落似乎成为必然,让人欣慰的是,还有这么一批人仍然坚守在这个传统艺术领域,希冀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与创新,在市场中为传统艺术品寻求一些生存空间。

“其实,对我来说,与其说是坚持,倒不如说是热爱。剪纸是陪着我长大的,见证我们村里人的欢喜哀愁。记忆中岁时的窗花,门签和灯花,婚嫁时的装饰花、礼仪花,还有庆生时的祥鸟瑞兽,都是由那张红纸变幻出来的,寄托着我们心里想着但嘴里说不出的真挚祝福。”王秀芳说。

此时,夕阳已染红天际,小院儿中,王秀芳和乡亲们已收起剪刀和纸张。他们约好,明天中午再来秀芳家中剪纸。“秀芳给大家指导得好,我发现剪纸挺有意思,屋里有啥烦心事,拿起剪刀和纸就都忘了,心里想的都是我剪出来这个花花不知道咋样?如果好看,就高兴的啥都忘了。”一位村民笑着说。

此刻,我们感受到了大伙儿对民间艺术满满的爱意,也许这才是最为难得的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