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首批试点

富平柳编 飞起乡愁如絮

  • 发布日期:2019-09-13 15:37
  • 来源:渭南日报
  • 作者:管理员
  • 字体大小:
  • 打印:

富平柳编 飞起乡愁如絮

渭南日报 记者程瑾\文见习记者周钰捷\图

柳编艺人李智明心中的诗和远方,其实一点也不远,就是村外那片金丝柳园。

春天,金丝柳树的枝条上长满白白的絮芽儿,像开了一朵朵小白花。夏天,柳条上的叶子苍翠欲滴,像片片小舟在碧绿的湖面荡漾。秋天,柳叶变成深黄色,风吹来蝴蝶一样漫天飞舞。冬天,雨雪纷飞的日子,光秃秃的柳条还是随风飘荡,充满生机。李智明说,这些年自己的不安、忐忑、伤感抑或迷茫都能被这片园子里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致治愈四五成。

富平柳编 飞起乡愁如絮

柳编贮藏室

他还没说完,妻子笑着忙不迭地接上一句:“还有另外四五成,就是柳编吧。他这人,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到园子里砍些柳条,回来编簸箕。”

听了这话,李智明笑着点头:“刚开始学的时候,一点都坐不住,现在学会了,反倒放不下了。总算是把祖父留下的这门手艺没失传,你别小看这个,到现在还是有人爱用咱这柳编簸箕,结实耐用。一到集上,买的人不少。”

富平柳编 飞起乡愁如絮

柳编工具

在李智明的记忆里,富平柳编发展的黄金时期,谙熟柳编技艺的父亲曾带过二十多个学徒,每到霜降的时节会砍许多柳条,坐在地窖里编簸箕。那时候生产队为了发展柳编,还专门开辟出一片地种植金丝柳。而他所在的齐村镇义门村更是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会这门手艺。

柳编器具中最常用的农具是簸箕。充满李智明童年记忆里最熟悉的场景,便是每个夏秋收获季,随时随地可见簸箕里小麦、玉米的飞扬嬉戏,听见柳编器具里谷豆、花椒的相互喧闹,在人们一起一伏的颠簸中,谷物的香气便在乡间飘扬。李智明最熟练的也是编织簸箕。

富平柳编 飞起乡愁如絮

柳编艺人正在编制

“看起来很平常、很简单,但要编好这个簸箕并不容易。从选料、制作和编织方法上都有讲究。在选料上,柳条要选用一年多的金丝柳,一般清明时节收割的叫芽条,霜降时收割的叫蒸条。以蒸条为最好,因为蒸条更有韧性。编织一张簸箕,大约需要120多条柳条,条子要排列整齐,簸箕编织工序也比较复杂,有编底板、削木板、勾线、装条、线编、栓茬、修整等30多道工序。最费劲的是编底板,手压或者扳的力度不能太大,不能扳得过高过猛,这样容易把条子扳断。编好之后就到了起样子,这时候要手脚并用,握成立体的‘凹’字形,这决定着簸箕的颜值和功用,考验的完全是艺人的功力。接下来就是握形,握形没有现成工具,全靠艺人眼观心算,犹如丹青大家的写意画,虽率性洒脱,却不失其真味。虽然看起来都一样,但用起来是不一样的,手工制作就是有那么一点,是别人学不来的。”李智明说。

曾经随着机械化收割的碾压式铺排,麦事中需求旺盛的簸箕,慢慢变得无足轻重。但值得庆幸的是,麦事后的各类采摘某种程度上还依赖着簸箕,也正因为那么一点点别人学不来的东西,李智明编的簸箕至今还畅销关中及陕北等多地。

富平柳编 飞起乡愁如絮

簸箕展示

然而不得不承认,柳编的市场在不断萎缩。说到传承,李智明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,他将原来的大笸篮创新改造成了长方形的馍筐。“馍筐主要是馍店定得多,其实这也算是柳编从普通大众走向专业小众的一个转折点。以后我还想再把原来针线笸篮改一下,做成一些工艺品。”李智明说,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尽量拓展一下市场,延长柳编的生命力。

又是一年收获季,李智明的柳编簸箕到了一年中销售最旺的时节。他和妻子每天都忙着做簸箕,已经许久没去过村外那片柳园了。他说,赶完手上这一批活,就去那儿看看。在那站站,就觉得没什么坚持不下去的事情。

“我觉得那片柳园和这些柳编,不只是赚钱的工具,那里头藏着我的童年,让我想起曾经的乡音乡情,是我人生中最灿烂的记忆和念想。”李智明笑着说道。